? 5月14日,全國首趟“一單制”跨境鐵海聯運班列從山東煙臺港發車駛向吉爾吉斯斯坦,這種開創性的物流模式,為跨境物流帶來了新變革,也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推動中國國際物流體系邁入“一單到底、全程無憂”的新階段。

?“一單制”,簡化流程的創新之舉。在傳統跨境物流模式中,海運與鐵路運輸相互獨立,承運企業需對接多個物流企業,手續繁瑣,貨物跟蹤不便。而“一單制”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面。只需一張貨運單據,就能實現國際海運與國內鐵路的無縫銜接。貨物從韓國仁川港起運,14小時海運抵達煙臺港后,1小時內卸船、通關、裝車,3小時內即可啟運,全程運輸時間從過去的25天壓縮至12天。這不僅大大簡化了物流流程,還提高了運輸效率,讓承運企業從繁瑣的手續中解脫出來,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核心業務中。
? 信息共享,提升物流透明度。信息不暢通是跨境物流的一大痛點。“一單制”模式借助信息化手段,實現了海運、鐵路、港口等各環節信息的共享。客戶可以實時獲取貨物的運輸狀態,如同查詢快遞一般便捷。這種信息的透明化,不僅增強了客戶對物流過程的掌控感,也有助于及時發現和解決運輸中出現的問題,提高了物流服務的質量和可靠性,讓跨境貿易更加安心、放心。
? 協同合作,整合物流資源。“一單制”跨境鐵海聯運班列的開行,離不開鐵路與港口的協同合作。國鐵濟南局和煙臺港合署辦公,將跨境貨源與本地貨源進行統籌規劃,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這種合作模式打破了以往各物流環節之間的壁壘,形成了強大的合力,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為跨境物流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也為其他地區的物流合作提供了可借鑒的范例。
? 全國首趟“一單制”跨境鐵海聯運班列的開行,是跨境物流領域的一次重大創新。它以簡化的流程、透明的信息和高效的協同,為跨境貿易帶來了諸多便利,也為我國在全球物流競爭中贏得了優勢。隨著這一模式的不斷推廣和完善,有望進一步促進國際貿易的繁榮,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為世界經濟的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