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據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報道,中國民航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國航空貨運量保持快速增長趨勢,總體規模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國內市場持續增長,國際市場表現亮眼,國際貨運航班保持高位運行。今年上半年,我國航空業共完成貨郵運輸量417.4萬噸,同比增長27.4%;國際航線完成貨郵運輸量165.1萬噸,同比增長34.3%。
中國民航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貨運市場來看,今年大家普遍的感受就是淡季不淡,國內外航空公司均看好中國市場。
我國國際貨運市場正加速回暖,不少快遞企業開始大力部署自有供應鏈,搶灘國際貨運市場。
國際貨運需求不斷提升
中銀證券分析師劉國強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年來以拼多多、希音等代表的跨境電商平臺的崛起,帶動國際空運量的增長。市場對航空運力的需求增加,也帶動了跨境物流運輸的增長,航空貨運運價在未來中短期有可能被進一步推高,但長期來看,隨著市場運力提升,運價也將逐漸趨穩。
中國出口的非電商貨物運輸業務也有顯著增加。隨著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和光伏產品等“新三樣”積極出海,國際貨運不定期航班量也保持增長的趨勢。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航空物流分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執行國際貨運包機3300班,同比增長9%,較2019年同期增長8.5倍。
業內人士認為,航空物流需求不斷增長,還跟海運市場的變化密切相關。受地緣政治局勢加劇、部分港口擁堵等因素影響,海運價格持續上漲,一些對靈活性、時效性要求較高的產品制造商紛紛變更運輸方式,將出口貨物的運輸方式改為空運或中歐班列等,以應對海運漲價困境。
航空貨運量快速增長的背后是貨運航線網絡的不斷織密。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航空物流分會統計,截至6月30日,全國共計新開通貨運航線90條。其中,國內貨運航線16條,國際貨運航線74條,貨運航線布局逐步完善。
頭部企業加速搶灘
業內人士表示,在國際市場快速增長的背景下,自有航空運輸網絡將是未來行業競爭的制勝點。近期多家快遞企業積極開通國際貨運航線,加碼航空貨運領域。
日前,中國郵政正式開通南京至盧森堡的航線,這也是中國郵政首條自主執飛的洲際航線。
“此次開通洲際航線,可覆蓋歐洲36個國家和地區,運輸全程時限可縮短為4至7天。”中國郵政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劉愛力說。
近日,順豐控股旗下子公司順豐航空正式開通烏魯木齊至布達佩斯國際全貨機航線,這是順豐航空在新疆開通的首條通往歐洲的貨運航線。
順豐控股2023年財務報告顯示,公司服務全球202個國家和地區,是中國最大的航空貨運承運商并擁有中國最大規模的貨運機隊,截至2023年底自有及租賃共103架全貨機,執飛共152條國內及國際航線,連通65個國際機場;公司已建成并投運亞洲最大的鄂州航空貨運樞紐,此外,在收購整合嘉里物流后,公司增強在東南亞本土市場覆蓋及連接亞洲與世界的國際貨運能力。

圓通航空ARJ21貨機近日完成首次商業飛行,此次ARJ21客改貨飛機正式投入民航貨運市場,航線便是從新疆飛往烏茲別克斯坦。
此外,圓通國際快遞此前發布公告稱,旗下間接全資附屬公司聯城物流環球有限公司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的國家郵政服務機構KazPost簽訂合伙協議,內容有關在哈薩克斯坦成立合伙企業。
圓通國際快遞表示,2024年是圓通全面國際化的開局之年,不僅大踏步拓展國際網絡布局。同時,公司在浙江嘉興建設的長三角區域內唯一專業航空貨運樞紐“東方天地港”預計將于2024年全面建成,2025年全面投產。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管理學院碩士生企業導師支培元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國航空物流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企業應持續深化航線網絡布局,特別是國際航線的開發,加大物流技術創新投入,應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提升運營效率與服務質量,提升競爭力,搶抓行業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