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20日電?《中國證券報》20日刊發文章《透過“運單”看活力:物流忙起來經濟熱起來》。文章稱,提前71天達到千億件快遞業務量、前7月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23.0%,“小包裹”跑出加速度;中國鐵路貨運量、貨物周轉量等指標穩居世界首位,航空貨運總體規模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多個港口吞吐量持續增長,外貿進出口規模不斷刷新紀錄,國內國際雙循環暢通有力……近期,多項物流、商貿數據折射出我國經濟發展的活力與韌性。
“小包裹”跑出“加速度”
快遞物流是反映經濟活力的“風向標”,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
今年,快遞業務量達千億件的時間更短了。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8月13日,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突破1000億件,比2023年達到千億件提前了71天,凸顯我國快遞市場的繁榮活躍和發展質效的不斷提升,更折射出我國經濟發展的活力與韌性。

?
“小包裹”跑起來,既有量的增長,更有質的提升,鏈接千城百業、聯系千家萬戶。國家郵政局8月1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完成158.0億件,同比增長20.1%。其中,快遞業務量完成142.6億件,同比增長22.2%。7月份,郵政行業業務收入完成1334.4億元,同比增長11.7%。其中,快遞業務收入完成1107.7億元,同比增長14.1%。前7月,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累計完成1052.3億件,同比增長20.4%。其中,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944.2億件,同比增長23.0%。
“隨著我國經濟回升向好,消費需求保持活力,在擴內需、穩增長系列政策利好下,快遞業為服務線上經濟發展、促進產品要素流動提供了有力支撐。”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深化產業協同,推動服務鏈條與先進制造業相融合,以更好地服務經濟發展。
航空貨運達歷史最好水平
物流的繁榮,也體現在航空運輸、鐵路運輸更多項的數據中。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8月15日發布數據顯示,7月份,國家鐵路發送貨物3.34億噸,日均發送貨物1076萬噸,同比增長3.1%,呈現穩中有升的良好態勢。中國鐵路貨運量、貨物周轉量等指標穩居世界首位,貨物送達正點率為96%,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保持領先的背后是各項創新舉措的顯效。國鐵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大力開行多式聯運集裝箱班列,7月份鐵路集裝箱發送量同比增長20.3%。積極拓展物流總包服務,與重點企業開展“總對總”戰略合作,今年以來累計簽訂鐵路物流總包合同運量突破4億噸。加強物流金融服務,在全國鐵路推廣運費貸產品,累計落地客戶416家,授信融資總額142億元。
今年以來,我國航空貨運量呈現快速增長趨勢,航空貨運總體規模達到歷史最好水平。中國民用航空局數據顯示,上半年,航空業完成貨郵運輸量417.4萬噸,同比增長27.4%。航空貨運國內市場持續增長,上半年,國內航線完成貨郵運輸量252.3萬噸,同比增長23.2%。
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副研究員占芬表示,我國航空貨運國內市場增長主要受需求回升、政策利好及供給增加等因素驅動。
“下半年,預計民航運輸市場保持平穩增長趨勢。航空貨郵運輸需求總體平穩,行業效率效益指標繼續小幅回升。”中國民航局運輸司副司長徐青說。
航運貿易蓬勃發展
港口忙碌運轉,集裝箱頻繁“遷徙”,國內國際雙循環暢通有力。
今年以來,我國多個港口吞吐量持續增長。1至6月,寧波舟山港完成貨物吞吐量7.08億噸,同比增長4.2%;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916.5萬標準箱,同比增長8.4%。同期,“西煤東運、北煤南運”第一大出海口黃驊港完成貨物吞吐量1.79億噸,同比增長12.04%。截至7月底,今年天津港完成貨物吞吐量3.41億噸,同比增長3.7%;集裝箱吞吐量1403.84萬標準箱,同比增長3.8%。
“去年我國國際海運量已近全球海運量的1/3,國際海運‘壓艙石’作用進一步凸顯。”交通運輸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水路運輸持續較快發展,長江三峽樞紐、西江長洲樞紐和京杭運河等船閘通過量再創新高,重點物資和國際集裝箱運輸服務保障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同時,一批重大工程進展加快,小洋山北作業區集裝箱碼頭工程水陸域全面開工,平陸運河工程全線動工建設,量升質增的航運業將有力支撐經濟社會發展。
航運業的發展,為外貿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出口14.26萬億元,增長6.7%。貿易結構持續優化,創新活力進一步顯現。
我國海運連接度全球領先,港口貨物吞吐量、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等指標穩居世界第一。持續提升的運能運力、接連開通的全新航線、不斷刷新的裝卸紀錄,印證著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