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暢其流百業興,物流業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是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重要環節。在加快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建設中,廣西抓改革、暢通道、優組織,促進通道、平臺、物流和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全社會物流成本持續降低,助力實體經濟運轉通暢、行穩致遠。

??截至10月29日,南寧空港口岸國際貨郵年內吞吐量已達8.77萬噸,超過去年全年總和,再創歷史新高,高效便捷的服務吸引不少企業把貨物集中到南寧出口。
??近年來,廣西強化創新驅動,將南寧機場加快打造成為面向東盟的國際航空貨運樞紐。依托南寧智慧航空物流綜合服務平臺,推動航空貨運“通關一次檢、監管一平臺、物流一張單”,單據無紙化率由8%提升至70%,每票進口海鮮和水果的平均保障時間同比壓縮23%。隨著一系列便利化改革舉措落地顯效,南寧機場國際貨郵吞吐量已連續3年實現翻番,今年1—9月同比增長32.58%。
??構筑國際貿易“高速路”,我區航空、水路、公路、鐵路等多式聯運全方位發力。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關鍵物流樞紐節點和國家陸港型物流樞紐城市的核心項目,南寧國際鐵路港已實現中越跨境快速通關班列常態化開行。

??在自治區發展改革、鐵路、海關等部門的合力支持下,南寧國際鐵路港持續優化全過程服務。目前,中越班列貨源地輻射25個省區市,貨物品名由18個拓展至183個。
??
??近日,南寧、桂林獲批建設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其中,南寧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以廣西海吉星農產品國際物流園、南寧臨空經濟示范區臨空物流園為核心載體,計劃投資88.55億元,打造服務國內、輻射東盟的高效率、低成本國際物流網絡。

??聚焦便利地建設,廣西以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為牽引,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營商環境建設、物流和產業融合發展等方面齊發力,持續推進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據統計,2020—2023年,我區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已從14.8%下降到14.0%,連續三年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023年,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省區市經廣西口岸進出口貿易總額達6044.8億元,比2017年增長10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