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24年,梅州國際陸港與梅州綜保區充分發揮“區港聯動”效應,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來到梅州后,我們實實在在感受到各級政府和企業都干勁十足,未來這里業務開拓的前景也非常廣闊,為梅州的營商環境點贊!”廣州中遠海運物流有限公司梅州分公司總經理蔡旭臻的評價,是對梅州服務企業發展精神的充分肯定。
? 2023年12月,梅州國際陸港正式掛牌運營,并引進具備專業優勢的廣州中遠海運物流有限公司梅州分公司(以下簡稱“中遠海運”)參與運營管理,著力克服梅州地處內陸和不靠邊、不沿海、不臨空的區位短板,打造區域性“公鐵海”多式聯運物流樞紐,有效降低梅州企業的“出海”物流成本,實現與粵港澳大灣區接軌、協同發展。
1
闖出“新賽道”
走出陸港發展特色之路
? 跨越萬里從非洲而來,80個標準集裝箱、貨重約1000噸、貨值約6400萬元……日前,一列滿載嘉元科技采購的電解銅的集裝箱列車從廣州黃埔港發出,順利抵達梅州國際陸港,隨后集裝箱被運至梅州綜保區通關、保稅存儲;與之相逢的是滿載梅州特色產品離開、開往大灣區的列車。
? 如今,梅州國際陸港與梅州綜保區充分發揮“區港聯動”效應,為梅州及周邊進出口企業鋪就了一條綠色低碳、高效便捷的物流新通道。“通過‘海鐵聯運、山海聯動’的模式,企業物流綜合成本可下降15%至30%,讓企業實實在在享受到‘港口就在家門口’的便利。”蔡旭臻介紹說,2024年梅州國際陸港共運輸4600多個標箱,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貨值約6.8億元,為企業節約成本約200萬元。
? 從“買全球”到“賣全球”,梅州國際陸港立足梅州綜保區,結合梅州優勢資源,持續推進“公轉鐵”“散改集”、冷鏈班列等“海鐵聯運”業務,為全市提供綠色低碳的供應鏈物流服務,助力梅州特色產品走出一條“擁抱世界、銜接全球”的發展路徑。“梅州每年都有大量柚子出口,以往基本上都是通過其他港口進行出口運輸。現在,柚商可以直接在梅州國際陸港提柜,經深圳鹽田港到達歐洲。”蔡旭臻說,根據當前實際操作的經驗,每個柜子的物流運輸時間可以壓縮15天左右,物流運輸時間大大縮減。
? 實踐不止于此。大力推廣“一箱制、一單制”方面的業務也是中遠海運為梅州外貿產業發展提供物流支撐的有力舉措。2024年國慶,梅州國際陸港開通以梅州為起點,經廣州南沙港,到非洲達累港的直航班列,為更多外貿企業降本增效,助力梅州化工企業打開非洲市場。目前,梅州國際陸港運輸貨物品種包括冰箱、工藝品、銅箔、陶瓷等十多類品種,有效推動梅州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主動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2
拓展“朋友圈”
擁抱大灣區輻射粵閩贛
? 車輛來回穿梭,作業不歇;上百個集裝箱整齊排列,一眼望不到邊……冬日的梅州國際陸港仍一派繁忙景象。至2024年底,梅州國際陸港已開通深圳鹽田港、廣州南沙港、深圳蛇口港、深圳大鏟灣、廣州黃埔港等7條“海鐵聯運”通道,一系列“走出去”“運進來”的故事在這里“上演”。
? 日前,“梅州國際陸港助力‘蘇區+灣區’協同發展”項目入選2024港航物流助力大灣區發展優秀案例名單。這份榮譽是對梅州國際陸港助推梅州蘇區“融灣入海”所作貢獻的高度認可。“通過積極加強與中遠海運溝通協作,充分發揮企業多式聯運專業能力,梅州國際陸港助力梅州蘇區成功‘牽手’大灣區,正式融入全球遠洋航運‘大家庭’,有效助力梅州與粵港澳大灣區港口間深度融合發展,為梅州架起與粵港澳大灣區乃至世界的橋梁。”梅州綜保區規劃建設科科長黃開瑜說道。
? 梅州國際陸港目前運行穩中有進,“區港聯動”功能逐步發揮,不僅有效助力梅州銅箔、陶瓷、電聲、工藝等外貿企業降本增效,而且也逐步輻射服務福建、潮汕地區外貿企業發展。“接下來,我們會逐步拓展‘朋友圈’,加強與廈門港之間的互聯互通,促進雙方深度合作。同時,我們也會積極籌備開通更多的線路和航線,進一步完善梅州國際陸港的整體線路網絡,致力將梅州國際陸港打造成為粵東地區乃至粵閩贛三省交界的國際陸港,助推梅州打造區域性‘公鐵海’多式聯運物流樞紐。”提及未來的發展方向,蔡旭臻滿懷信心。
? 梅州國際陸港與梅州綜保區的政策和功能疊加,將優勢最大化,進一步釋放更多動能。“接下來,梅州綜保區將進一步發揮‘區港聯動’的優勢,不斷深化與中遠海運等單位的合作,持續走訪了解本地企業需求,積極宣講梅州國際陸港的政策功能和‘海鐵聯運’優勢,引導企業到梅州綜保區、梅州國際陸港開展進出口業務,促進大宗商品大進大出,吸引新項目進駐梅州綜保區及周邊園區投資落戶,進一步暢通道、促貿易、引項目、聚產業,助推蘇區‘融灣入海’實現高質量發展。”梅州綜保區投資促進科副科長李敏浩說。